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组织开展跨昼夜飞行训练
应用介绍
一架架印有“中国应急”字样的直升机接连升空,轰鸣声回荡耳畔……
9月14日下午,昆明航空救援支队一场跨昼夜飞行训练正在紧张进行。
“306可以起飞!”伴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4架直升机旋翼转动,依次起飞升空、直冲云霄。出航后,各机组按照训练要求开展滑跑起飞,航线飞行等科目。“注意气流!”飞行中,指挥员根据空域、气象情况提醒机组保持好飞行姿态。夕阳的余晖中,机组还实施了暗舱航行和暗舱仪表飞行,为晚上的夜航训练做最后的准备。
夜幕缓缓降临,完成昼间飞行训练的直升机陆续返航,在进行检修、加油后随即转入夜间训练。
夜间飞行风险大,飞行员必须具备精湛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注意保持高度!”直升机起飞后,塔台指挥员不时提醒。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地处山区,远离城市,夜晚的可用的参照物极少。加之云南高原上空夜晚的气象条件不稳定,多变的气流让夜航训练的难度明显增加。
围绕夜航训练难度大、目视难度大、特情处置难、组织协调难等特点,在夜航开始前,该支队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特情研究、座舱实习、地面演练、检查考试等方式方法,为夜航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夜间人的反应会相对迟缓,一旦遇有特殊情况,发现、判断以及处置的准确性、及时性都会变差。这就要求机组成员相互提醒、密切配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夜间飞行训练,机组完成夜航机动飞行科目训练。“310请求着陆。”到达机场上空调整直升机姿态后,随即向指挥组报告。“310可以着陆。”接到指令后,机组按照仪表建立航线,根据场道灯光和机上仪表指示精准操控直升机对准着陆点,降低高度,目测着陆。随着最后一架直升机平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本场夜航训练圆满结束。
“开展夜航训练,能够使飞行员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夜航飞行的规律和技巧,提高对夜间飞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不断丰富夜航飞行经验和应急救援能力,为我们将来执行夜间救援任务提供了更加可靠和有力的保障。”指挥员张英海支队长在夜航训练讲评会上说道。据介绍,该支队还将在后续几天融入多个重难点课目,持续开展夜航训练。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软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澜湄视听 »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组织开展跨昼夜飞行训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