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鸟”异龙湖,感受百羽竞翔的蓬勃生机

应用介绍

异龙湖

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余已躬睹南盘源,闻又西源更远,直西南至石屏州,随流考之。其水源发自石屏西四十里之关口,流为宝秀山巨塘,又东南下石屏,汇为异龙湖,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红河州最大的水域,是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占总规划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湿地率达97%,大面积的浅滩和湖面为候鸟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吸引了众多候鸟来此越冬和栖息。

1月15日上午10:00,《云鸟集——野外观鸟手记》直播团队来到红河州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精彩的观鸟之旅。


一场生动直播

一次与“新老朋友”的亲密约会

红嘴鸥是云南人的老朋友,也是云南冬季的“顶流”之一。本期直播一开场,主播和嘉宾就受到了红嘴鸥的热烈欢迎,它们不仅呼朋引伴,盘旋、飞翔在主播和嘉宾周围,还停留在栈道上,接受主播、嘉宾和游客的投喂,与大家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除了红嘴鸥,直播中还见到了此前直播中“出场”过的“老朋友”白骨顶鸡和苍鹭、白鹭、紫水鸡等。除了“老朋友”,1个小时的直播中,直播团队也遇到了不少珍贵的“新朋友”,直播嘉宾、石屏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孔宾对这些鸟类进行了生动的介绍。


首先看到的是棕头鸥,它们在异龙湖并不多见,其头颜色为棕色,体型稍微比红嘴鸥大,与红嘴鸥的习性没有差别,食物来源也是小鱼小虾;斑嘴鸭,因嘴端有黄斑而得名,是在异龙湖监测到的20种鸭科鸟类中唯一的留鸟,已经成为异龙湖的“常驻嘉宾”;针尾鸭,尾巴中央有两根特别长的尾羽,翘翘地指向天空,因此被叫作针尾鸭,属“水陆空三栖”物种,水中游泳轻快敏捷、空中飞翔快速有力、陆地也能疾步行走;凤头鸊鷉,中型游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小鸊鷉相比,凤头鸊鷉体型更大,潜水时间更长。


一条没有路灯的生态廊道

一幅人鸟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直播中,主播和嘉宾走过木栈道,坐上观光车,穿过37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来到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南岸。 异龙湖是云南首个完成环湖生态廊道闭环的高原湖泊。这条环湖生态廊道也是中国最美高原湖泊专用赛道,是集赛事举办、固岸、截污、恢复生态、科普宣教、红利惠民为一体的赛道。赛道全长约37公里,两旁种植有黄金香柳、菖蒲等植物,不仅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身之所,还能让市民、游客在此运动、散步时,感受生态之美,享受绿地空间。直播嘉宾、石屏县异龙湖管理局工作人员吕珣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这条廊道全程不设置路灯。在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还会开展观鸟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异龙湖野生鸟类基本概况、观鸟注意事项等,明白保护环境,爱护湿地的重要性。


这条没有路灯的环湖生态廊道,正是石屏县进行生态治理和保护的缩影。石屏县持续推进截污治污、内源治理、湖泊生态改善等工作,使异龙湖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牢牢构筑起生态屏障。随着异龙湖生态越来越好,在此监测到的鸟类,数量和种类都有增长。直播嘉宾、石屏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孔宾介绍,2014年,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共监测到94种鸟类,到2024年8月,增加到175种,其中冬候鸟75种,其中包括鸟类“国宝”黑鹳和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等。



水光潋滟,百羽竞翔,《云鸟集——野外观鸟手记》大型主题直播红河场带领观众们看到了冬日的异龙湖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次“寻鸟”之旅,为观众们展现了红嘴鸥、斑嘴鸭、白眼潜鸭、棕头鸥、白鹭、针尾鸭、白骨顶鸡、凤头鸊鷉等10余种珍稀鸟类,看到了人鸟和谐共生的画卷。本场直播还获得了央视频、新华社电视、中国三农发布、动静新闻、云南红河发布等媒体的同步直播,截至目前,全网观看量超过60万次。




随着红河场直播的结束,《云鸟集——野外观鸟手记》大型主题直播第一季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云鸟集——野外观鸟手记》大型主题直播精彩瞬间,我们不仅认识了双角犀鸟、黑颈鹤、黑鹳、赤嘴潜鸭等几十种珍稀鸟类,还将这些珍贵的相遇记录在了“观鸟指南”《云鸟集》手记中。让我们静候下一季的启航,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次一同踏上探索自然奥秘、追寻羽翼精灵的奇妙旅程,共同书写属于《云鸟集》的更多精彩故事。



编审/尹  凡、武志敏

策划/李晋春、杨  锐

本场策划/红河州融媒体中心 尹勃皓、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张  勇、许玲静

主播/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艺楚、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世琳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