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胡义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当我们提到大熊猫

黑白相间的经典形象

便会立刻跃然脑海

然而,你是否知道?

在秦岭山系

存在着一种极为罕见的

大熊猫变种

——棕色大熊猫

如同自然界的珍稀宝藏

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课程概要:大熊猫都是黑白配色吗?秦岭山系中生活着罕见大熊猫变种——棕色大熊猫。研究发现,棕色大熊猫的独特毛色源于遗传突变,具体是Bace2基因的缺失突变导致黑色素沉积异常,使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棕色大熊猫毛色变异的秘密,包括色素含量、黑素体数量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棕色大熊猫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这一珍稀物种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无限探索的价值。


《揭秘自然·解码生物多样性》公开课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制,携手10位杰出科学家,共同探索生命密码,领略生物多样性的无穷奥秘。


01 秦岭山系棕色大熊猫的发现


自1985年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在野外被发现以来,秦岭山系已经记录到了7例棕色大熊猫的实体或照片。2009年救助的棕色雄性大熊猫幼崽“七仔”,更是让无数人为之惊叹。






02 棕色大熊猫的毛色之谜


棕色大熊猫的独特毛色一直是科学家和大众热议的焦点。为解开这个谜团,科学家们踏上了漫长的探索之路。通过显微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棕色毛发内的色素含量明显少于黑色毛发,而且棕色毛发中的黑素体数量和截面积都显著小于黑色毛发,存在着大量结构散乱的缺陷型黑素体。




03 遗传突变的揭秘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棕色大熊猫毛色变异的秘密——遗传突变。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了一只秦岭雄性大熊猫染色体水平的三代基因组,并以此为基础,解析了大熊猫的SNP、短插入/缺失变异、长结构变异等遗传信息。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验证,他们最终锁定了一处影响蛋白质编码序列的突变位点,这个位点所在的基因Bace2,正是与动物毛色相关的关键基因。




Bace2基因的功能与影响   Bace2基因在黑色素沉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剪切PMEL蛋白,从而影响黑色素纤维附着垫的形成和黑素体的数量和大小。然而,在棕色大熊猫中,Bace2基因发生了缺失突变,导致它不能正常剪切PMEL蛋白,进而影响了黑色素的正常沉积和黑素体的形成。这种变化使得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棕色大熊猫。








04 自然界的奇妙与探索


棕色大熊猫的发现和研究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一珍稀物种的奥秘,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无限可能。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神奇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跟随#多样星球#,一起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学习有趣有料的科普知识~



【揭秘自然 解码生物多样性公开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